细支气管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1例无哮喘样症状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
TUhjnbcbe - 2021/7/23 18:22:00
白癜风疾病恢复的介绍 https://m-mip.39.net/nk/mipso_4941000.html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霉菌病(ABPM)是肺部对真菌变应原,特别是曲霉菌属,产生免疫反应而导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过敏性哮喘、肺囊性纤维化(日本罕见),并伴有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炎症,最终导致气道结构性破坏。为避免肺功能恶化,早期准确诊断ABPM/ABPA十分必要。然而,由于患者临床症状表现的多样性及确诊率过低,关于诊断标准始终存有异议。近来积极倡导推动颁布相关指南,日本适时推出了最新的ABPM诊断标准:

1.哮喘病史或是哮喘相关症状史

2.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μL

3.外周血总IgE≥IU/mL

4.霉菌特异性IgE阳性或霉菌皮试速发反应阳性

5.霉菌特异性IgG抗体或沉淀素阳性

6.在痰或支气管镜检查标本中检测到霉菌

7.对黏液栓进行Grocott染色,霉菌菌丝阳性

8.胸部CT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

9.既往或现胸部CT或气管镜发现存在黏液栓

10.胸部CT可见高衰减黏液

如符合所列示标准中的6项以上,即可诊断为ABPM,在确诊ABPA/ABPM患者中就可能存在无哮喘样症状。因此,本文分享的个案,就是依据日本最新的诊断标准,得以确诊一名无显著哮喘样症状的ABPA患者,提示ABPA可能还存在某些特殊的亚型,与普通类型并不一致。希冀通过本案报道,有助于避免延误ABPA的诊断及早期治疗。

病例简介

现病史:男性,25岁,主诉发热,疲乏,咳嗽,咳*痰2周。因胸片异常就诊于呼吸科。

既往史:无哮喘病史;无哮喘相关症状(例如喘息、阵发性咳嗽、胸憋或呼吸困难的呼吸系统症状)的病史;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史;无吸烟史以及吸*史;无粉尘接触史;无鸟类接触史;无生活环境的改变。

内科查体:体温37.4℃,无低氧血症,无任何异常呼吸音及皮疹。

影像学检查:胸片检查示右肺上叶浸润性改变(图1a);胸部CT表现为肺部浸润、结节影,并伴有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图1b,c),以及高衰减黏液栓,CT密度值96HU,高于纵膈窗位椎旁肌的57HU(图1d,e)。

图1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化验:外周血白细胞总数/μL;嗜酸性粒细胞12.3%;总IgEIU/mL;CRP0.75IU/dL(轻度增高)。其他的化验检查,包括肝酶,ANCA,G实验,Gm实验均是阴性。曲霉特异性IgE以及曲霉沉淀素阳性。

支气管镜检查:可见中心性支气管痰栓(图2a,b),免疫组化测定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夏科-雷登氏结晶。在行Grocott染色后发现真菌菌丝(图2c,d)。最终培养鉴定为*曲霉,并未发现其他病原菌。

图2气管镜检查及提取标本测定

肺功能测定:FVC4.3L,FEV13.76L,FEV1%87.4%,舒张试验阴性(改善率0.7%)。流速容积曲线无明确外周气流受限的变现(图3)。FeNO为78ppb。

图3肺功能检查

治疗及转归:最初给予30mg/天的全身激素治疗,随后逐渐减量,12周时停止用药,患者咳痰症状消失,胸片异常改变、增高的血嗜酸性粒细胞及IgE水平均恢复。复查胸部CT示肺部浸润,结节、高衰减黏液栓消失,右肺上叶残存局限性支气管扩张样改变(图4)。肺功能检查结果示,经治后FEV1并无显著变化(3.79L)。患者在停用全身激素治疗后1年内,未见病情反复。

图4治疗3月后复查胸部CT

思考

ABPA与哮喘

一般而言,ABPA是哮喘的一种严重表型,导致疾病难于控制,并且是肺功能进行性恶化的高危因素。因此,内科医生对于难以控制的哮喘患者,应当怀疑ABPA可能。本病例除无哮喘样症状外,符合ABPM的诊断标准。鉴此,国外Ishiguro及Oguma的研究团队,分别对14例及例的ABPA患者进行症状评估,同样发现33.3%和29%的患者缺乏哮喘样症状。以上证据均表明有部分ABPA患者缺乏哮喘样症状。

ABPA与IgE

在ABPM的诊断标准中,总血清IgE应当≥IU/mL,但本病例IgE只有IU/mL,且在不同时间节点的测定并未发生显著的变化,均显著低于经典ABPA病例。现研究发现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伴随着IgE水平的下降,而在急性加重期,IgE水平会再次增高。此外,研究报道反复发作的ABPA患者较无反复发作者,血清IgE水平更高。以上证据均表明,血清IgE能够反映ABPA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状态,可作为反映疾病活动性以及评估预后的一项生物学标志物。

ABPA与激素

激素治疗的推荐周期为6-12个月,本病例总疗程仅3个月,在随后访视过程中,未见疾病复发。近期也有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表明,短周期中等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获益相当,并且药物不良反应也显著降低。

总结

关于该病例报道,还有些许不足。因为在诊断标准中未有涉及,故未进行激发试验测定(气道高反应测定,作为判断是否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一项重要检测手段),也因此不能完全除外存在轻度过敏性哮喘的可能性,但基本可以除外中-重度哮喘。

本文汇报的这一病例,可能是ABPA的一种新亚型,表现为无显著的哮喘样症状,血清IgE水平较低,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快速康复,且1年内无复发。

文章摘自《ClinicalManifestationsofAllergicBronchopulmonaryAspergillosiswithoutMajorFeaturesofAsthmaDiagnosedbytheNewCriteriainJapan》

本期作者

许建英教授

?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山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慢阻肺学组委员

?山西省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虎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主治医师

?山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医务人员参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1例无哮喘样症状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