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的重要仪器,尤其在急诊科、ICU等,应用较多。
比如患者发生重症颅脑外伤、颌面部重度损伤,导致张口困难,此时往往无法耐受经口咽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需要在支气管镜引导下的行经鼻气管插管,早期开通气道,避免窒息。
另外,如患者颈部短粗、小颌畸形、口咽部及喉部异常,也可行支气管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使气道畅通,迅速恢复供氧。
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具体操作为润滑气管插管,套于支气管镜上。支气管镜经鼻插入患者气管后引导气管插管插入,并调整插管深浅。此方法不仅可在直视情况下调整气管插管,避免插管过深导致单侧肺通气,或者插管过浅导致脱管外,还可有效解决患者无法耐受等问题。
支气管镜作用较多,此外,还可帮助肺不张患者吸痰、给予局部盐水或药物灌洗治疗,达到肺复张的目的;抢救溺水患者,充分吸出支气管内的水和分泌物,快速缓解患者症状;如患者发生致命性大咯血,可通过支气管镜定位出血部位,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如患者发生误吸,比如吸入花生、笔帽等等,导致气管内异物,可以通过支气管镜直接吸出;如怀疑患者发生食管、气管瘘,可通过支气管镜直视观察,为进一步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但支气管镜有其特定禁忌症、并发症,并不是所有患者均可行支气管镜。
如患者具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存在凝血机制障碍,或哮喘急性发作、有主动脉瘤破裂危险,不建议行支气管镜。
支气管镜可能导致并发症包括出血、痉挛、心率失常等。
出血为支气管镜常见并发症,通常出血量较小,可自行停止。如发生大出血,可能引起窒息甚至危及生命,可迅速给予肾上腺素或凝血酶局部止血,并抽吸凝血块防止窒息;发生气管、支气管痉挛等情况,需立即停止检查,并让患者吸氧,待症状缓解后再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考虑是否继续操作;如发生心率失常,甚至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抢救。这可能是支气管镜操作过程中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或缺氧所致。
另外要考虑的是支气管镜注意事项。通常行支气管镜前,需禁食水4-6h。如无禁忌症,可给予患者镇静剂,通常使用短效苯二氮卓类镇静药咪唑安定。术中应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无危险发生。
#健康科普小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