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支气管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
TUhjnbcbe - 2025/6/2 22:4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具有气流阻塞的慢性支气管炎或(和)肺气肿。部分有可逆性,气道对各种物理、化学、药物或生物刺激的收缩反应增高。常见病因有反复病毒、细菌感染吸烟、粉尘、烟雾、气体刺激、大气污染、气候因素(高原、寒温、温差大)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保持和改善病人的呼吸道通畅。最好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肺部的扩张。

一.指导有效咳嗽

护士或家人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首先深吸气,然后关闭喉头增加气道内压力,再收缩腹肌,同时收缩肋间肌以提高胸腔内压,最后在肺泡内压力明显增高时突然将声门打开,即可将痰液随喷出气流排出。

二.胸部叩拍

将手掌微曲呈碗口状在吸气和呼气时叩击患者胸壁。叩拍力可通过胸壁传至气道将支气管壁上的分泌物松解。叩拍时应沿支气管走向从上往下拍或从下往上拍,叩拍时间为1~5分钟。高龄或皮肤易破损者可用薄毛巾或其他保护物包盖在叩拍部位以保护皮肤。

三.体位引流

体位引流是依靠重力作用促使各肺叶或肺段气道分泌物引流排出,适用于神志清醒、体力较好,分泌物较多的老年人。

四、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包括放松练习.复式呼吸.腹部加压暗示呼吸.缩唇呼吸和缓慢呼吸。

(一)放松练习

患者可采取卧、坐、站体位,放松全身肌肉。也可做肌紧张部位节律性摆动或转动,有利于该部肌群的放松。放松练习有利于气急、气短症状的缓解。

(二)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病康复的一项重要措施。腹式呼吸的关键在于协调膈肌和腹肌在呼吸运动中的活动。

(1)呼气时,腹肌收缩帮助膈肌松弛,随腹腔内压增加而上抬,增加呼气潮气量。

(2)吸气时,膈肌收缩下降,腹肌松驰,保证最大吸气量。

(三).腹部加压暗示呼吸

进行呼吸训练时,要尽可能减少肋间肌,辅助呼吸肌无效劳动,保持休息,在卧位或坐位进行,患者用一只手按压在上腹部,呼气时腹部下沉,此时该手再稍加压用力,以使进一步增高腹内压,迫使膈肌上抬。吸气时,上腹都对抗该手压力,将腹部慢慢隆起,该压力既可吸引患者的注意力,同时又可诱导呼吸方向和

部位。

(四).缩唇呼吸

缩唇呼吸也称吹笛样呼气法。患者闭嘴经鼻吸气,将口唇收拢为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地通过缩窄口形,慢慢吹出。吸呼比率为1:2,呼吸频率20次/分钟。

(五)缓慢呼吸

初练者应避免由过多深呼吸而发生过度通气综合征,可每练习3~5次后暂停数分钟,然后再练,如此反复直到完全掌握。

四、提高活动能力

每天持续低流量(小于5升/分钟)吸氧15小时,可改善活动协调性、运动耐力和睡眠。平时也可做最简单的12分钟行走距离测定,了解患者的活动能力。一开始可先进行5分钟活动,待休息适应后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当患者能耐受20分钟/次运动后,即可以增加运动量。每次运动后心率至少增加20%~30%,并在停止运动后5~10分钟恢复至安静值。还可以提高上肢活动能力,用体操棒做高度超过肩部各个方向的练习或高过头的上肢套圈练习,还可手持重物(0.5~3千克)做高于肩部活动,每活动1~2分钟,休息2~3分钟,每日两次。

如果您是一位吸烟的患者,老何希望您还是尽早戒烟,因为戒烟有助于减少呼吸道黏液分泌,降低感染的危险性,减轻支气管壁的炎症,使支气管扩张剂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以上是老何的一些观点,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不足之处请您给予纠正和补充,

1
查看完整版本: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