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个说法叫做:“内不治喘,外不治癣”。
为什么这么说呢?
就是因为哮喘病拖拖拉拉、反反复复,不好治,不容易根治,而且还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说到哮喘,很多家长并不会像咳嗽那样重视,因为哮喘听起来特别严重,离自己孩子很遥远。
但你看完这组数据,可能就不这么想了。
从年开始,我工作的首都儿科研究所哮喘中心牵头,每隔十年会做一次全国儿童哮喘病流行病学调查,已经3次了。
我们发现:全国城市儿童哮喘的平均患病率是3.02%,近30年来还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就北京来看,儿童哮喘的患病率达到3%甚至5%。
这个概率,相当于孩子上学的每个班级平均都有1~2个哮喘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是过敏体质,甚至已经出现了之前我说过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就更要警惕会不会发展成哮喘了。
所以,你还会觉得哮喘离孩子很遥远吗?
一、教你第一时间发现哮喘病情
究竟什么是哮喘呢?
简单说,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是反复发生喘息、气急、胸闷、咳嗽,容易在夜间和清晨发作或者症状加剧。
究其原因,哮喘的孩子气道特别敏感,而且有持续性的慢性过敏性炎症病变,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诱发咳喘症状,病情广泛、多变。
因气道高反应性而导致呼吸困难那么怎么判断孩子有没有哮喘病呢?家长应该注意一下这个症状:
反复发作喘息
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有没有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者咳嗽。
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跟孩子接触过敏原,运动,遇到冷空气、特殊气味等物理化学性刺激有关,或者孩子患了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诱发了这些症状。
无论什么诱因,如果你的孩子喘息反复发作,出生后累计次数超过3次,就要考虑哮喘了,建议你带孩子尽快就医确诊。
医生还会结合支气管激发试验、支气管舒张实验等检查结果,同时排除其它可能引发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的疾病。
二、哮喘能治好吗?
看到这里,你一定非常关心哮喘能不能治好。
能不能治好,要通过孩子在婴幼儿期的一些自身情况,判断孩子属于哪种喘息类型,再具体分析。
1.早期一过性喘息
这类的反复喘息跟早产、新生儿肺炎、或者父母抽烟等因素有关。
简单讲就是说,孩子出生后肺发育延迟或者有损伤,需要一个逐渐恢复的过程。
这样的孩子,在3岁以内可能会出现反复喘息。
如果孩子不是过敏体质,家里也没有过敏史,3岁以后,随着体质增强,呼吸系统逐渐成熟,肺内病变逐渐修复,他们的喘息可能就逐渐好转不再发病了。
2.早期起病的持续性喘息
这类喘息与婴幼儿、年幼儿童体质弱,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系。
只要一感冒、一咳嗽,就会喘息发作甚至肺炎,但是孩子可能也没有过敏体质,或者没有家族过敏史。
随着孩子长大,到了学龄前期、或者学龄期,慢慢的感冒咳嗽少了,也就不再喘了。
3.迟发性喘息
这种就属于典型的哮喘了。
孩子有明显的过敏体质和家族过敏史,换句话说,过敏才是孩子哮喘的病根儿。
这部分孩子的哮喘是不容易根治的,有些孩子长大后可能还会反复。
而且,过敏体质越明显,哮喘病也可能会更重、更反复难愈。
前两类治疗预后比较好,孩子长大了也就不喘了。第三类孩子的病情更迁延,有的都成年了还容易反复发作。
但无论是哪种类型,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喘息发作超过3次了,都会被医生诊断为哮喘病,或者儿童哮喘。
三、时期不同,治疗不同
哮喘的病程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1.急性发作期
大家经常会听到,说“谁谁谁”犯哮喘了,大多说的就是哮喘的急性发作期。
急性发作期的孩子会短期内出现症状加重,呼吸道发出“吼吼”声,像“老头儿喘气”,或者“拉风箱”一样,伴随胸闷、气短。
根据程度的不同,有的孩子运动后憋的厉害,有的孩子平静呼吸时也憋得厉害,更严重的会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胸闷上不来气,甚至窒息死亡。
哮喘“急性发作期”,需要尽快使用药物治疗缓解喘息,首选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比如雾化吸入沙丁胺醇、特步特林、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等,或者直接吸入万托林气雾剂、吸入信必可等。
也有口服或输液的止喘治疗,如口服丙卡特罗、静脉点滴地塞米松、甲强龙等等。
如果孩子在家里犯哮喘了,赶紧给孩子吸上扩张支气管的药物,医院。
2.慢性持续期
过了急性发作期,有的孩子情况稍微好转,没有那么急重的表现了,但也没有完全好,孩子的病情处于缓慢持续中,叫“慢性持续期”。
这时候,孩子的肺功能检查还会有些差,肺里的病变没有得到良好的控制,气道的慢性炎症持续迁延,只是没有严重到明显喘起来。
可能每天都有点小咳嗽,夜间还容易喘,孩子在运动后、受凉时、接触过敏原或者感冒了,可能再次诱发哮喘急性发作,病情还是非常不稳定的。
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需要使用哮喘“长期控制治疗”药物,控制气道慢性炎症,从而预防喘息发作。
药物首选吸入激素,如吸入舒利迭、信必可、辅舒酮,口服孟鲁司特也是常用药物,都需要坚持用药半年一年甚至多年,不能停药,这点非常重要。
3.临床缓解期
一般情况下,通过一段时间的“长期控制治疗”,孩子的病情基本稳定下来,跟正常孩子一样,没有什么症状了,我们把这个阶段叫做“临床缓解期”。
这时候,仍然需要坚持治疗干预,控制病情,不要着急停药。可以每3~6个月核查一次治疗效果,逐步减量到最后按医嘱减停。
我们的治疗目的,也是希望孩子通过有效干预进入“临床缓解期”。之后,再坚持使用一些药物控制病情,减少发作。
四、为什么一定要用激素?
很多家长一听到激素就害怕,为什么首选吸入激素呢?
因为对于哮喘这种慢性过敏性炎症,激素治疗是特效,一用就见效。
与口服或者静脉点滴的全身激素不同,吸入激素相当于局部用药,就好比我们的皮肤有病,把药抹到皮肤上,而呼吸道有病,是把激素吸到呼吸道局部表面上。
这样一来,局部治疗作用强,全身副作用非常轻,长期使用也很安全,如果坚持用药过程中,孩子哮喘病情稳定,可以每隔2~3个月复查一次,病情逐渐好转,医生会指导你逐渐减少吸入激素的剂量。
除了规范化治疗用药,病人的自我管理也特别重要。尤其儿童哮喘,在医生的帮助下坚持治疗,自己再努力避免过敏原、减少感冒、提高自身免疫力。
随着年龄长大,一般儿童哮喘到了青春期,那些过敏体质不重的孩子大多就不再喘息了,我们认为儿童哮喘80%的孩子可以逐渐缓解恢复,很少再发作,甚至可能好多年都不会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