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为常见的一种胸膜炎症性疾病,可同时伴有肺内结核病灶。好发于初次感染结核杆菌后2到12个月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有材料反映39岁以下病人占73%,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早期胸膜充血、水肿、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使胸膜表面粗糙,两层胸膜在呼吸时相对运动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称为干性结核性胸膜炎,而后大量浆液渗出到胸膜腔,形成胸腔积液,称为渗出性胸膜炎。
结核性脓胸的病因多为邻近胸膜的干酪性病灶或空洞向胸膜腔破溃,或者是支气管胸膜瘘的形成,大量的干酪样物质进入胸膜腔所致。少数由结核性胸膜炎长期不愈发展而来,极少数由纵隔干酪化淋巴结或脊柱结核椎旁脓肿破溃入胸膜腔所致。
干性胸膜炎的主要症状是局限性针刺样胸痛,胸痛系因壁层和脏层胸膜互相贴近摩擦所致,故胸痛多位于胸廓呼吸运动幅度最大的腋前线或腋后线下方,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加重,浅吸气、平卧或卧于患侧时,胸痛可减轻。如病变发生于肺尖胸膜,胸痛可沿臂丛放射,使手疼痛和知觉障碍;病变在膈肌周边部,疼痛可放射至上腹部和心窝部。随胸液出现和增多,胸痛反而减轻或消失,但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短,心悸和呼吸困难。积液愈多愈快,症状也愈剧。由于胸痛病人多不敢深吸气,故呼吸急促而表浅,发病初多有刺激性咳嗽,痰量通常较少,转移体位因胸液刺激胸膜可引起反射性干咳。
渗出性胸膜炎起病多较急,有中度或高度发热、乏力、盗汗,畏寒、虚弱、全身不适等结核中毒症状,持续数日至数周。
结核性脓胸发病缓慢,症状较轻,大多数病人有结核中毒症状,如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疲乏无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若胸膜下空洞破裂,严重侵蚀胸膜,则患者起病急剧,急性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呈弛张热、剧烈疼痛、呼吸困难等。如伴支气管胸膜瘘,则有剧烈刺激性咳嗽,咳大量浓痰
依据起病较急,有结核中毒症状以及胸痛、胸闷,体检有胸膜摩擦音或胸腔积液体征,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有胸腔积液征象,胸腔积液检查符合渗出液特征,结素试验呈强阳性等,可考虑为结核性胸膜炎。胸膜活检病理学检查有结核的病理改变或胸液细菌学检查发现结核菌可确诊本病。
治疗的黄金时段通常是发病后7~14日,创造条件,减少和控制并发症,提高免疫能力,方可扭转病势,阻断恶性病理环节,则多会疗程缩短,减轻负担,取得满意的远期疗效。
对于延误诊断久,病程长、化疗不系统、胸水处理不规范的病例尤应注意,特别是陷入病理解剖结构已遭致重度破坏,难以剥除,无法逆转时可行手术治疗。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经规范化治疗,大多数患者能治愈。
(明日更新:带你全面了解结核之二十四:结核性脑膜炎)
(写文章不易,如果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