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通讯员朱凡5月5日报道:15岁的女孩小陶出生不久就被诊断“色素失禁症”,几年前又查出食管多发节段性狭窄伴溃疡以及回肠和结肠多发溃疡。3月27日,她突然高烧39度,并且干咳、呕吐不止,家人医院,儿科医生们判断情况紧急,决定收治病人。小陶来急诊就诊后,CT扫描提示右肺炎症,食管中上段扩张伴积液,很快被收入儿科病房。
入院后,儿科先对她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并立刻采取抗感染、禁食禁水、静脉营养等治疗,同时放置胃管进行负压引流。
3月31日,小陶的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到了60左右,在面罩吸氧后仍然没有好转。正常人的氧饱和度都在95以上,氧饱和度60说明她时刻都有生命危险。
时间就是生命。麻醉科黄燕华医师接到电话通知后立刻一路跑到儿科病房,紧急为她施行了气管插管术,并接呼吸机辅助通气,小陶的血氧饱和度终于回到90左右,大家稍微松了一口气。
小陶被转入重症一病区,床边胸片提示左肺炎症,但这突然加重的左肺炎症与吸入性肺炎特征不符。主治医师当即决定实施支气管镜,在ICU床边为小陶吸出大量痰液,同时惊讶的发现经食管注入的美兰竟然进入到左主支气管,原来已经形成了食管-气管瘘。也就是说食管和气管之间形成了异常的通道,吃下的食物无法经过食管进入胃,而是通过瘘口进入到气道,从而引起了严重的肺部感染。
食管气管瘘死亡率很高,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只有尽快封堵瘘口,才能抢救小陶的生命。
但是,15岁、身高cm的小陶此时体重只有20kg,营养状态极差,根本无法耐受手术,必须要尽快调整好她的状态,为她争取手术的机会。
当晚的视频会诊,最终设定近期治疗目标为放置支气管支架、积极呼吸支持和抗感染治疗,同时建立多学科联合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