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支气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脾虚百病生三积食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xwdt/

积食百病生。积食的孩子容易感冒,咳嗽、气喘造成过敏性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积食的孩子舌苔光滑,头发焦*,面口无光泽,体质消瘦,多汗,身体娇小;积食的孩子,脾虚导致腹泻、消化不良、吸收不好;积食的孩子,腹涨,形成肠痉孪、痢疾等。这些都让家长操碎心,有些孩子的疾病,家里鸡犬不宁、鸡飞狗跳、鸡飞蛋打,不得安宁,无休止的指责、抱怨、埋怨、谩骂,身心俱疲,当然让我们窘迫的,还有口袋里的钱。

积食,多因脾胃功能虚弱,运化能力不强。引发脾胃功能不强的最大原因就是食伤。在中国道家思想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过犹不及。任何事物过了度,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吃多了也一样。我不知道大家体会过吃饱了撑住了是什么样的感受。那种感觉是不是很难受?肚子饿了难受,同样,吃太饱了也很难受。吃得感觉7-8分饱就行了。

中国老祖宗留下了一个遗训,而这个遗训大家非常耳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菜为充,五蓄为益!真正养人身体的是五谷。五谷是哪几类?泛指麦、稻、豆类、小米、*米。这些都是种子,食物的精华都在种子里面。真正多吃的应该是这类食物。而现在的普遍观点是:多补充蛋白质,多吃鸡蛋,多喝牛奶,多吃肉。

对于这个观点上的冲突,我家不止一次发生争吵。我主张以五谷为主,生病的时候喝点大米粥,不喂肉鱼蛋奶,只是简单的吃一些食物,病好后三日开始进补;而屋里的老人认为孩子生病就是营养不良,要进补,有时候我也很无奈;平时日常饮食,我一样主张米,面为主,加一些杂粮,少鱼少肉;而我老婆认为,要多吃鸡蛋,多喝牛奶,要吃肉。当养育孩子过程中,家庭成员的观点不一致,很容易发生争吵。幸运的是,孩子是我带,而我认为老祖宗遗训是对的。

孩子生病就医,医生跟家长说一句;多补充应营养。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叫营养;第二:该什么时候补营养。人在生病的时候,其实是没什么胃口的,反正我自己生病的时候,是没啥胃口的,尤其是发烧过后。你换种角度,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孩子,这个时候,他在生病的时候,是否有胃口、有食欲了?等孩子慢慢康复后,康复后三日,方可进补,而且进补不宜太猛,循序渐进。

再来谈谈营养。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营养,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我认为,人体吸收了,才叫营,吸收不了的,叫垃圾,叫粪便。营养,其实包含很多内容,比如我们熟知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微量元素等等,都属于营养物质,每一口食物都含有营养,只是所含的营养物质不同而已。最核心的关键,被人体吸收了才可以利用,不然都被排出去了。这是我对营养的认知,以吸收为准。

如何辨别积食:

一、看舌苔

这是一个标准的舌诊图,舌头的不同区域,代表我们不同的脏腑。舌中间,就是脾胃区,舌头中间舌苔厚腻,就是积食症。

比如下图中的小宝宝,舌头中间舌苔厚腻,典型的积食。

一、从孩子的嘴巴里面的气味来辨别

孩子积食时,通常嘴巴里会有一股异味,有股腐臭味,就要跟孩子化积食了。

除了以上两种表现外,积食的孩子,有的还会嗳气,严重的还会呕吐,还有些孩子大便味道特别臭,有酸腐的味道。

从有无胃口来辨积食

1.有的孩子一点东西都不吃,没有胃口,这往往是食物积在胃部,胃不能受纳。

2.有的孩子特别能吃,可还是很瘦,这往往是积在脾了。脾无力运化,身体吸收不到营养,于是发出求助信号,需要吃更多的东西。于是孩子开始能吃,可越吃越多,脾无力运化,最后都泻出去了。

从有形和无形来看:

1.有形积滞的食物还停留在胃里,往往是刚刚吃的,容易引发急症。比如孩子奶油蛋糕吃多了,第二天就发烧感冒,这是有形的积食。

2.还有一种是脾虚夹积或者无形的,就是吃某种东西食物过多,伤害到脾胃的运化功能了。这时孩子的脾胃里具体残留食物不多(这叫脾虚夹积),或者积滞的食物早已不在了,但孩子的脾胃功能还是不太正常,容易外感反复。

这就是如何辨别积食。如果想学舌诊,可以参看罗大伦老师的《舌诊》,我觉得罗老师讲得还是非常通俗易懂的,我通过自学舌诊,一点一点步入中医门槛。罗大伦老师的其它书籍也非常不错,如何饮食,日常如何护理等,讲得都还很不错,推荐家长看看。

如何化积食?

常见的化积食有几种食物和药物:鸡内金、麦芽、山楂、莱菔子、神曲,这几种也都是食物。

山楂: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主肉积。

神曲:治食滞兼外感表证。

麦芽:治米面薯芋食滞,能回乳。

莱菔子:饮食积滞兼气滞者。莱菔子,也就是萝卜子。

鸡内金:为消食运脾之要药。

还一款化积食的食材,菜市场到处都是,也就是大萝卜,也叫莱菔。萝卜,被老百姓誉为土人参,同时还可以补益脾气。

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也就是把山楂、麦芽、神曲炒一下,炒掉里面的寒性,适合寒症,舌苔偏白;如果积食舌苔偏*,证明有热,就不用炒制了。对症选择2-3种化积食的药物,给孩子喝,便可化积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