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支气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悄悄告诉你嗜酸性粒细胞高别想的太简单 [复制链接]

1#

原创陈天丽青医院

你听说过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吗?

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我知道

但是,啥是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部分,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它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临床少见病。多因早期嗜酸性粒细胞未得到有效控制最终死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心肌病和心脏扩大引起的心力衰竭。

陈医生,陈医生

这个病这么严重吗?!

这究竟是什么病呢?

快给我们讲讲啊!

陈医生

小编别着急,接下来结合案例我给你慢慢道来~

病例摘要

西海岸新区67岁的薛大爷,因双下肢荨麻疹样水肿性红斑伴双足肿胀疼痛、足趾远端疼痛数日,来青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

既往史

既往有支气管哮喘病史3年,几乎每天咳嗽,多次因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入院治疗。

体格检查

双下肢弥漫性水肿性红斑、瘀斑,双足肿胀、足趾远端烧灼感。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30.?/L↑,中性粒细胞19.6%(5.?/L)↓,嗜酸性粒细胞72.00%(21.?/L)↑,淋巴细胞6.6%(1.?/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

诊断与鉴别

给予药物治疗并请神经内科会诊,3天后水肿性红斑消退,转变为大片瘀斑,双足胀痛持续性加重。继续用药10余天后部分瘀斑消退,遗留色素沉(下图)。

皮肤症状缓解后双足肿胀疼痛并未改善,且出现右足趾,左手拇指无法活动,查肌电图提示神经源性损害,用药一周余症状仍未改善。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夜间因疼痛难以入眠,体重下降15kg。

检查结果:

免疫球蛋白E.00IU/ML↑

类风湿因子IU/ml↑,

血沉19.0mm/1h↑,

抗核抗体及肿瘤标记物检测无异常。

骨髓融合基因结果:阴性。

进一步检查:

骨髓穿刺,骨髓细胞形态学:嗜酸性细胞增多;骨髓肿瘤免疫分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骨髓组织病理(下图)提示HE及PAS染色示骨髓增生较活跃,粒红比例增大,粒系各阶段细胞可见,以中幼及以下阶段细胞为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红系各阶段细胞可见,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数量大致正常,少量淋巴细胞散在分布。

诊断

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愈后

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一年多来嗜酸细胞控制在正常范围以内,神经源性损伤自出院后未再加重。

3月前开始配合针灸治疗至今,皮肤水肿逐渐消退,皮温、肌力、肌肉以及肢体活动逐渐恢复正常。

看完病例,

你知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是啥了吗?

还不懂?继续看啊!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诊断依据:

①外周血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绝对数超过010?/L达6个月以上;

②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③除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其它疾病,如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等;

④有皮肤等组织和脏器受累证据。

临床表现

其病因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临床表现可以为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等一种疹型,也可以为多种疹型。全身症状可有发热、疲倦、体重下降、浮肿、关节肿痛、肌肉疼痛、肌无力等。

小编,这回你懂了吗?

小编

这回明白啦!

原标题:《科普

悄悄告诉你:嗜酸性粒细胞高?别想的太简单!》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