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近侧:指肢体靠近躯干的部分
远侧:指肢体远离躯干的部分
尺侧:前臂的内侧,近尺骨者为尺侧。
桡侧:前臂的外侧,近桡骨者为桡侧
胫侧:近胫骨者为胫侧
腓侧:近腓骨者为腓侧
起点:指靠近身体正中面或在四肢近侧端的附着点
止点:指远离身体正中面或在四肢远侧端的附着点
定点:在骨骼肌收缩时,相对固定或运动幅度较小骨的附着点。
动点:在骨骼肌收缩时,相对运动或运动幅度较大的骨的附着点。
近固定:指分析四肢肌肉工作时,肌肉以其起点为定点、止点为动点进行收缩。
远固定:指分析四肢肌肉工作时,肌肉以其止点为定点,定点为动点进行收缩。
上固定:指在分析人体头颈和躯干骨骼肌工作时,骨骼肌以其上端附着点为定点,下端附着点为动点进行收缩。
下固定:指在分析人体头颈和躯干骨骼肌工作时,骨骼肌以其下端附着点为定点,上端附着点为动点进行收缩。
骨的理化性质:指骨中含有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使骨有弹性,无机物质使骨质坚硬。
骨的构造:活体骨是由骨膜、骨质、骨髓以及血管、神经等组成。
骨龄:指骺及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骺与骨干愈合的年龄。
肌肉的物理特性:指肌肉具有伸展性、弹性和黏滞性。
关节的基本结构:指关节的三要素: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
单关节:仅由两骨参与构成的关节
复关节:指由两块以上的骨构成的关节
单动关节:指能单独完成动作的关节
联合关节:指在结构上独立,但在运动中必须同时进行运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
单关节肌:指仅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
多关节肌:指跨过两个或更多关节的肌肉
原动肌: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
对抗肌:指与原动肌作用相反的肌群
多关节肌的力量型“主动不足”:指当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在收缩发力时,对其中一个关节充分发挥作用后,对另一个或其余关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现象。
多关节肌的伸展型“被动不足”:指当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被拉长伸展时,已在其中一个关节被充分拉长后,在另一个(或其余)关节就不能被充分拉长的现象。
动力工作: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使环节运动发生变化,肌肉长度也有明显改变,这类工作称为动力工作。根据抗阻力及肌肉长度变化的情况,分为两种/p>
⑴向心(克制)工作: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大于阻力,环节朝肌肉拉力的方向运动,肌肉缩短,变粗,变硬。
⑵离心(退让)工作: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小于阻力,环节背着肌肉拉力的方向运动,但运动速度缓慢,肌肉变长,变细,变硬。
(31)静力工作: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只足以平衡阻力,使环节保持一定的姿势,肌肉的长度也没有明显变化,这类工作称为静力性工作。根据平衡阻力的状况,可分为三种:⑴支持工作:指位于关节某一侧的肌肉持续收缩,以平衡阻力矩(即动力矩等于阻力矩),使环节保持某一姿势,称为支持工作。如单杠直角悬垂动作中的髂腰肌.股直肌保持缩短状态所产生的肌力,使大腿在髋关节处保持屈位。⑵加固工作:关节周围的肌肉持续收缩,防止相邻环节由于外力作用而在关节处相互脱离,称为加固工作如上述动作中肩.肘和腕关节周围的肌肉所做的工作,就是加固工作;⑶固定工作:相互对抗的肌肉同时持续收缩,所产生的肌力使受力作用的环节固定不动,称为固定工作。如手倒立时,肩.肘关节屈伸肌群所做的工作。
(32)胸骨角:在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向前凸,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扪及,两侧肋切迹与第2肋骨相连接,是计数肋的重要体表标志。
(33)肝小叶:由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胆小管组成,是肝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4)肺小叶:由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小管、肺泡小囊和肺泡组成,是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5)气血屏障:指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间的气体交换,需要经过肺泡上皮细胞、上皮的基膜、内皮的基膜和内皮细胞四层结构。
(36)滤过屏障: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球时,由于其内压力较高,促使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通过内皮细胞的小孔、基膜和足细胞突起间的裂孔膜滤过到肾小囊腔。小分子物质所通过的这层结构称为滤过屏障。
(37)静脉:指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
(38)动脉:指引导血液离心的血管
(39)肾单位:又叫泌尿部,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是肾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40)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的胞体及树突集中的部位称为灰质。
(41)白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由有髓鞘的神经纤维聚集而成。
(42)神经核: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功能和形态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核。
(43)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内,功能和形态相同的神经元胞体聚集在一起,称神经节。
(44)神经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止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称神经束。
(45)神经: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集合在一起,被结缔组织包裹,称为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