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CT报告是评估肺部健康状态的重要手段,对于报告的解读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以下是一份较为全面的肺部CT报告解读指南,可以帮助你初步了解报告中的关键信息:
一、报告的基本结构
肺部CT报告一般分两个部分:
描述和结论。
描述部分字数比较多,一般记录阅片时发现的正常和异常的情况;结论部分通常比较简短,一般会给出倾向性诊断和建议。
二、关键术语解读
1.钙化灶:
一般是炎症或结核治愈后留下来的,像骨头或者小石头一样的,一般不会生长,多为良性。
如果没有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一般不需要担心。
2.纤维灶:
和纤维化的意思差不多,多是炎性病变愈合后形成的老化病灶,相当于伤口愈合后留下的疤痕,属于良性病变。
3.条索影:
指CT上像绳子一样的线条影像,病理上一般是增生的纤维胶原组织,即疤痕。
一般局限的条索影不需治疗,但若出现弥漫的条索影需要排除间质性肺疾病等。
4.肺纹理:
指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等构成分叉的树枝样结构,CT上呈放射状延伸的条状阴影。
纹理增粗,说明可能存在肺部感染如支气管炎,或心血管病如先心病,以及尘肺、抽烟、环境污染、癌性淋巴管炎等情况。
5.肺小结节:一般指直径在10mm以下的结节。
6.肺微小结节:
特指直径在5mm以下的结节,通常是良性的或者正处于一种良性的状态。
7.磨玻璃影:
不是结节,其病理基础多是肺泡腔内有炎性液体渗出,导致X射线部分穿透肺泡腔,留下介于黑、白色之间的密度影,其轮廓不清晰。
多见于感染性病变,如细菌性肺炎等,也可见于肺泡蛋白沉积症、过敏性肺泡炎等少见病。
8.磨玻璃结节:
指CT上肺内呈磨玻璃样(半透明)的密度增高病灶,一般边界比较清晰。
9.边界清晰:良性征象。
10.边界模糊:
需要重视,并定期随访。
11.毛刺征象:
CT片上显示病变边缘有不同程度的刺状突起,病理上可能是炎性病变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或是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形成的。
毛刺可长可短、可密可稀,密集短毛刺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细长柔软毛刺提示良性可能大。最终确诊仍需通过病理诊断。
12.胸膜增厚:
与胸腔内的感染有关,指在原有胸膜病变的基础上再次出现增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临床意义也不大。局限性胸膜增厚许多人都有,一般不用治疗;广泛性胸膜增厚则需要查找病因。
13.间质性改变:指肺组织病变,多为良性。
三、结论部分的解读如果CT报告规范,那么看报告结论就可以了解病情。以LU-RADS分类为例:
?2类的病变几乎都是良性的,不需要紧张。
?3类的病变可以观察,报告结论上会写明复查的推荐间隔时间。
?4类以上的病变有恶性可能,需要进一步寻求医生的帮助。
四、注意事项
1.尽可能获取相应信息:
如果CT报告不那么规范,那就只能尽可能从报告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如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等。
2.不要过度恐慌: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检测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被发现有肺结节,但绝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不必过分恐慌。
3.及时就医
拿到报告单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担忧,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不要自己吓自己,一定要听医生的。
综上所述,肺部CT报告的解读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信息。
在了解关键术语和结论部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病史和临床表现,可以初步评估肺部的健康状态。
如有任何不适或异常,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