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支气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华西医院这台机器人手术全国首例帮助肺部疾 [复制链接]

1#

四川在线记者李寰

3月31日,四川在线记医院获悉,3月30医院医院联合研发的支气管镜医院成功完成首例机器人辅助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这是全国首款进入临床实验的国产自主研发的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为肺部疾病患者提供更精准、更智能、更普惠的医疗解决方案。

当天,该项手医院李为民教授、刘丹教授及团队成功完成。这是国产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完成的首例肺活检人体临床试验,也是支气管镜机器人在肺部疾病诊断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参与手术的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又称为“机械臂控制支气管镜导航系统”,医院、医院等单位联合自主研发,这项成果也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一直以来,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及死亡率均排名第一的恶性肿瘤,早诊早治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的关键。随着胸部CT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肺部结节被检出,但最终的确诊还需要通过病理检查予以确认,因此临床上亟需一种安全、精准、全肺诊疗的创新方法。年,医院李为民教授团队、医院孙加源教授团队联合上海微创机器人启动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研发项目。经过三年的技术创新和潜心研发,国产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实现完全自主开发设计,它可以帮助医生安全抵达肺外周病变进行活检,打破了海外巨头长期的技术和产品垄断,降低医疗支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助力我国机器人手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

李为民教授率团队为患者进行手术医院供图

3月30日,由李为民“操刀”进行手术的患者是一名62岁女性,她因咳嗽2个多月到医院就诊,胸部CT发现左肺上叶尖后段软组织影,普通支气管镜下管腔未见异常。患者肺部病灶性质不明。经刘丹教授团队详细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手术方案后,决定采用微创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辅助进行经支气管肺结节活检术。

术前,李为民、刘丹教授团队将患者肺部CT影像导入微创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规划软件中,系统生成该患者肺部解剖结构的三维高精度模型。术中,李为民及刘丹、朱辉通过特殊设计的操作手柄,根据软件指引导航精准控制支气管镜进入左肺上叶后段支气管,到达靶位置,并在内镜直视和虚拟影像双重定位下顺利完成活检,同步现场细胞学快速评价,确定活检成功。术后患者无明显不适感。

据了解,微创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有很多优势,方便医生实时观察整个穿刺过程。此外,由于该机器人拥有纤细的镜头,医生可以更精准地检查到患者肺部深处的小结节,实现整个肺部检查“无死角”等。

李为民术后评价说:“传统支气管镜对于周边型肺癌的确诊率一直是业内的一大挑战。微创支气管镜手术机器人能够进入更深的肺部组织,精确地进行肺结节的活检,为实现较早阶段的肺癌诊断提供了可能性。肺癌的精准早筛和治疗,能极大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希望通过和微创机器人的合作,实现肺癌早期精准诊治,提升肺癌的生存率,造福广大患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