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康复成果展 http://nb.ifeng.com/a/20190514/7435821_0.shtml 如何早期筛查肺癌?哪些肺癌适合进行微创治疗?权威解答来了生活温州APP
金莹(右)
医院温州院区肿瘤内科学术主任、副主任医师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肿瘤伴随诊断专委会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委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青年委员
擅长头颈部、胸部、乳腺、消化道肿瘤等各种实体瘤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
陶开义(左)
医院温州院区胸外科学术主任、副主任医师
年首届中国胸外科规范与创新手术巅峰展示会东区青年复杂肺组第一名,浙江省食管癌青年组第一名
年首届“胸外最强音”手术视频大赛复杂肺青年组全国总冠军
擅长肺结节(磨玻璃结节)鉴别诊断,尤其擅长肺癌、食管癌、贲门癌、纵隔肿瘤等胸腔镜微创手术。
-点击收听-
现在温州肺癌发病现状是怎样的?
肺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过去的30年,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增长了%。截止到年,我国肺癌发病率已经上升到80万例,占全球肺癌发病率的40%,而死亡人数已经达到70万例,占全球肺癌发病死亡人数的40%左右,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接近。更有甚者,我国肺癌发病率正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长,预计到年,中国每年仅死于肺癌的人数将接近万人。
据温州市疾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数据,年至年,温州市居民死亡原因排第一的是恶性肿瘤。从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温州市肺癌发病总数人,发病率连续五年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年发病率为48.27/10万,发病比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6.42%。从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温州市因肺癌死亡的人数人,死亡率连续五年居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其中,年死亡率为40.44/10万,死亡比例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5.28%。
图片来自网络
肺癌高发人群是哪些?
含有下列危险因素之一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
关于肺癌筛查,ACCP、NCCN指南建议55岁至74岁,吸烟30包年或戒烟小于15年的人群每年行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年之后的NCCN指南又增加了建议年龄≥50岁,吸烟量≥20包年,并具有另一项危险因素(包括:职业暴露史、恶性肿瘤史、一级亲属肺癌家族史、慢阻肺或肺纤维化病史,被动吸烟史)的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的肺癌筛查。
①吸烟:吸烟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有研究显示,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及死亡风险高于不吸烟人群,既往吸烟人群的肺癌发病和死亡风险亦显著升高,同时,吸烟剂量和肺癌发病风险呈线性正相关趋势,重度吸烟患者得肺癌的概率是不吸烟者10倍。起始吸烟年龄越小、每日吸烟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引发肺癌的相对危险度越大。建议吸烟量≥20包年的人群进行肺癌筛查(一天一包,吸了20年)。吸烟都是肺癌年龄标准化死亡的主要特定危险因素,占62%。
②二手烟或环境油烟吸入史:亚洲人群中非吸烟女性的肺癌发生率显著高于欧美人群,推测可能与二手烟暴露和厨房等场所的环境油烟暴露有关。Meta分析显示,二手烟暴露显著增加肺癌发生风险。炒炸等烹饪方式产生的厨房油烟可导致DNA损伤或癌变,是中国非吸烟女性罹患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③职业致癌物质暴露史:长期接触氡、砷、铍、铬、镉及其化合物等高致癌物质者更易罹患肺癌。石棉暴露可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另外,二氧化硅和煤烟也是明确的肺癌致癌物。
④个人肿瘤史:既往罹患其他恶性肿瘤者可能携带异常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增加肺癌的发病风险。对于肺癌基因筛查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⑤直系亲属肺癌家族史:一级亲属被诊断为肺癌的个体患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可能存在可遗传肺癌易感位点。
⑥慢性肺部疾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和肺纤维化等慢性肺部疾病患者肺癌发病率高于健康人群。支气管肺组织的慢性炎症及其在愈合过程中的鳞状上皮化生或增生可能发展成肺癌。
图片来自网络
哪些手段可以早期筛查肺癌?
①X线胸片检查:这种检查非常的常见而且经济实惠,一般在体检中,都会有此项检查,这项检查查出肺癌的几率为15%左右,一般仅能发现1cm以上的结节,很容易遗漏小病灶,而且对于发病位置、发病性质、还有分期是无法进一步的分辩的,这时还需要在进一步的检查。
②低剂量螺旋CT:可显著提高肺癌的检出率并降低肺癌相关死亡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建议高危人群筛查,间隔时间为1次/年,结果正常者可1~2年筛查一次。位于美国的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显示,在名罹患肺癌的高风险参与者中,一项每年进行3次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筛查的策略导致的肺癌死亡率比使用胸部X光检查筛查的患病率低20.0%,经过6.5年的中位随访,最近的研究证实,CT筛查的中位随访5.5年和6.0年的死亡率比胸部X线检查低19%。美国预防服务工作队要求进行独立审查和建模研究,因此,建议每年对55至80岁的吸烟史为30年以上的吸烟者进行筛查,这些人目前在过去15年内吸烟或戒烟。尚无其他有关肺癌筛查的试验报告有死亡率方面的益处。荷兰–比利时的肺癌筛查试验(Nederlands–LeuvensLongkanker筛查Onderzoek[NELSON])是一项基于人群的随机对照试验,始于年,旨在显示,将肺癌的死亡率降低25%或更多。
③血液肿瘤标志物:传统的肿瘤标志物。
④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肺部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方法简便易行,患者无痛苦,适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的普查。
⑤新型检测手段: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肿瘤游离DNA、microRNA、肺癌血清抗体等,循环异常细胞(circulatingabnormalcells,CACs)指的是进入血液系统的带有肿瘤相关基因组,转录组或蛋白组特征的细胞。MDATEST通过对于外周血中存在肺癌特异性染色体异常的循环异常细胞(CAC),以辅助评估肺结节恶性风险。
图片来自网络
肺癌严重程度如何分级?
肺癌严重程度我们专业上是根据分期来评估的,根据目前最新版的国际抗癌联盟肺癌分期原则,把肺癌分成IA期、IB期、IIA期、IIB期、IIIA期、IIIB期、IIIC期、IVA期、IVB期。
图片来自网络
不同程度的肺癌相应有哪些不同的治疗方法?
第一类:可以直接通过手术切除达到根治的早期肺癌,这类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分期及基因突变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化疗/放疗/靶向治疗辅助治疗。
第二类:直接手术难度较大,但通过术前新辅助治疗可能有手术根治机会的中期肺癌,这类患者建议术前进行2-3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肿瘤缩小后再评估是否可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根据病理分期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术后辅助治疗。
第三类:是局部肿瘤侵犯程度严重,淋巴结转移,无法手术根治的局部晚期肺癌,这类患者目前的标准治疗策略是同步放化疗,疾病控制后采用免疫治疗维持巩固。
第四类:是远处转移的晚期肺癌,这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是药物治疗,根据病理类型、基因突变状态等选择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对于一些特殊转移部位,如脑、骨转移,可局部采用放疗。
肺癌微创治疗是怎样的一个治疗过程?哪些肺癌适合进行微创治疗?
年,Roviaro等报告了首例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此后,胸腔镜在肺外科的应用日趋广泛,大量研究结果证实其安全可行,且较开胸手术有更多优势。传统手术大刀阔斧、开膛破肚,要取20cm左右的大切口,横断肋骨肌肉,创伤非常大。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而微创手术仅仅需要3cm左右的迷你小口子,老外叫“keyhole”,钥匙孔大小。微创手术极大的降低了开放手术带来的创伤,保护患者的肩关节的功能,减少肺功能的损失,大大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故微创手术越来越为医生及患者所接受。目前对于手术切口选择上仍有多种模式,1-4孔切口都有:单孔、二孔(或称单操作孔)、三孔甚至四孔,根据外科医生的习惯及熟练程度选取。像我,多年前就开始做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只要一个迷你小切口,利用高清摄像头及腔镜器械,管中窥豹,别有一套,完成肺癌根治术。创口小,那能看得清吗?在胸腔镜下,局部组织相当于被放大4倍,能看得更清楚。三维重建就是用计算机模拟出患者肺部的立体形态,结果出来的是一个三维模型,更符合正常人的观看习惯。它的作用是帮助医生提前搞清肿瘤位置,确定切除范围,以及在这个范围里需要断掉哪些血管、支气管,以便术前讨论、术中指导手术操作。创口小,怎么能找到肿瘤?我们平时开车需要导航,日常生活中的GPS技术,还可以应用到肺癌手术中,外科医生同样也可以在导航帮助下找到肿瘤,导航包括CT下穿刺导航和气管镜下导航。手术导航目的就是为了精确定位、精准打击,缩小手术切除范围,减少损伤,对肿瘤做到“快准狠”。就目前来说,90%以上的可切除肺癌可以用微创手术来完成,包括高难度的气管、支气管重建手术都可以在腔镜下完成。现在腔镜机器也很先进,原先的高清p,到4K,3D,裸眼3D,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都大大提高了手术的便利性。而且腔镜起到放大作用,对于肿瘤切除的干净程度不比开放手术差,它不仅时间短、创口小,甚至效果还优于开胸手术,还要切得彻底。
图片来自网络
肺结节在体检中很常见,哪些肺结节容易发展成肺癌?
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升高,甚至直径5mm的结节也可以被筛出。那么,CT发现的肺结节都是恶性的吗?根据年美国国家肺癌筛查研究报道,CT检出的肺结节96.4%为良性,仅极少数为恶性。即便如此,对于刚检查出有肺结节的人群来讲还是一头雾水,甚至百般焦虑。如何区分检查出来的肺结节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如何随访管理肺结节呢?
肺结节的恶性影像学征: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等。
随访中肺结节有如下变化者,多考虑为良性:
1)短期内病灶外部特征变化明显,无分叶或出现极深度分叶,边缘变光整或变模糊;
2)密度均匀或变淡;
3)在密度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病灶缩小或消失;
4)病灶迅速变大,倍增时间15d;
5)实性结节病灶2年以上仍然稳定。
肺结节在随访中有以下变化时,多考虑为恶性:
1)直径增大,倍增时间符合肿瘤生长规律;
2)病灶稳定或增大,并出现实性成分;
3)病灶缩小,但出现实性成分或其中实性成分增加;
4)血管生成符合恶性肺结节规律;
5)出现分叶、毛刺和或胸膜凹陷征。
图片来自网络
肺癌早发现早诊断很重要,如何做到早诊断早发现?
肺癌的表现症状:一般来说,刺激性的干咳不是每个人都会出来,要看它长的部位在哪里。刺激性干咳肯定是一个肺癌的常见症状,但不是所有的干咳都是肺癌,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表现。咳嗽、咳血、气急,是肺部肿瘤常见的症状。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主要是见于那些可能是相对比较晚的那些病人,已经处于一个消耗的状态,所以他才会出现一个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痰血加胸痛,是一个相对比较常见的肺部疾病、肺部肿瘤一个表现。包括脸部面颈部的一些肿胀,因为他这个脸部肿、颈部肿的话,往往都是这个肿瘤压到血管了,可能会出现肿胀,包括颈背部的酸痛,但相对比较少见,是一种慢性缺氧的表现。
肺癌它比较特殊,它在身体里面早期的时候是感觉不到的,一般等到你有感觉去看的时候,往往毛病都是比较晚的,比如咳血、疼痛等。所以要通过体检,去早期发现。随着我们技术发展了以后,目前我们推荐的主要的一个筛查的方案,就是做一个CT,还是要做一些螺旋CT,因为它这个分辨率会比较高,同时我们要把这个剂量减低了。因为去做的很多都是健康人群,如果每年做一次还是有射线,所以说一般用的是一个低剂量的螺旋CT,又低剂量又是螺旋,既保证了低辐射又保证了高清晰度。
图片来自网络
肺癌患者预后如何?
按照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对肺癌的四类分期,最早期的(IA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期可以高达92%,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最差也在75%以上;而对于中晚期的肺癌患者,III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13%-36%,临床上最晚期(IV期)的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过去大概是5%。由此可以看出,癌症的早筛、早诊、早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早期癌症检出率极低,肿瘤的早筛和早诊还有待普及。在过去的20年,美国患癌人群总死亡率已经下降25%,而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处于上升态势,未见拐点。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对肿瘤的早诊早治认知不足,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患者就诊时大多数为中、晚期,治疗预后差,导致我国肿瘤治疗效果远不如西方国家。在充分有效且副作用低的癌症治疗技术被被开发出来之前,癌症的早期筛查和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治疗效果的关键。重心前移,精准筛查,早诊早治,对病人而言不仅能减轻痛苦、改善预后、提高治愈率,同时将大幅降低治疗成本,减轻经济负担;对国家而言也能有效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肿瘤防控压力。
图片来自网络
哪些习惯有利于预防肺癌?
目前全社会在肺癌的一级预防早期诊疗以及正确面对癌症死亡的认知方面还存在许多的误区。由于早期肺癌临床症状并不明显,公众对肺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认识不足,近八成的肺癌患者在临床确诊肺癌时已属于中晩期,失去了外科手术根治性治疗的机会,这也是我国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肺癌的一级预防就是远离致病因素。
通过科普宣教让更多的人知晓远离“三霾五气”,可以有效预防肺癌,在我们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