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题是“揭示哮喘的错误观念”。旨在呼吁人们采取行动,解决关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普遍存在的“谬论”及“误解”,这些错误观念使哮喘患者无法从哮喘管理的重大进展中获得最佳益处1。为进一步提高哮喘行动计划的普及与执行,今年4月,《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称“共识”)2发布,同时,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也在版的基础上得到更新,以传递哮喘的正确观念,减少和预防哮喘发作,预防哮喘相关的死亡,推进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
儿童哮喘有其临床特点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百问百答”》3指出,哮喘是一种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30年来,其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越来越沉重的疾病负担1。儿童哮喘有四个临床特点3
1)常表现为喘息、咳嗽、气促、胸闷。诱因多样,有反复发作性、季节性和可逆性的特点;有时间规律,常在夜间和或凌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平喘药通常能够缓解症状。(2)患儿多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疾病家族史。(3)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儿可能无异常体征。哮喘发作时最常见的体征为呼气相延长和哮鸣音,急性发作特别严重时,可能出现“沉默肺”。(4)肺功能的特征是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气道反应性增高。
我国哮喘控制率不足30%,推动CCAAP有重要意义
据估计,全球儿童哮喘死亡率为0~0.7/10万4,有研究5显示中国0~19岁儿童哮喘的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低水平,在0./10万~0./10万之间。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估算的该年龄段哮喘死亡人数较高(70人/年~人/年)。年我国30个省市城区门诊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水平的调查,共纳入例患者,根据哮喘全球防治创议(GINA)定义的哮喘控制水平分级,结果显示我国城区哮喘总体控制率为28.5%6。
哮喘行动计划的执行不足是哮喘所致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各国的哮喘指南均提出要为每位哮喘患者提供一份个体化的书面哮喘行动计划7。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是达到哮喘控制目标的重要环节。我国儿童哮喘的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存在控制不良的情况,而推动CCAAP的实施与执行,是进行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的重要内容6。
新版CCAAP三区均新增丙酸氟替卡松混悬液
多年来,我国儿童哮喘防治一直强调患儿教育和自我管理,并在年《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修订中明确提出在哮喘患儿管理中应用哮喘行动计划(AsthmaActionPlan,AAP)2。年,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制定了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CCAAP)(纸质版),并于当时开发和建设手机版AAP及手机AAP哮喘管理平台8。今年CCAAP(纸质版)得到更新,新版CCAAP(纸质版)结合第1版使用中的经验,对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常用的药物,优化了格式。促进CCAAP的实施,可以提高我国儿童哮喘自我管理水平,为我国哮喘患儿的自我管理和教育提供有效的工具。
CCAAP的制定采用绿、黄、红3种交通信号灯的模式,根据儿童哮喘临床症状和最大呼气流速(PEF)监测结果,进行哮喘自我管理,同时标注了患儿个人变应原的致敏情况及常见触发因素,强调回避触发因素作为非药物干预。这些个体化的哮喘管理方式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AAP的作用2。新版CCAAP(纸质版)中“绿区”、“黄区”和“红区”均增加了年刚刚上市的“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0.5mg/2ml”。
分区不同,患儿管理水平不同
《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明确了各个分区管理,如下表。
表1各个分区管理及随访
AR:过敏性鼻炎,SABA:短效β2受体激动剂,
ICS:吸入性糖皮质激素,LAB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
儿童哮喘控制药物与缓解药物品种繁多,共识2也建议了用法用量(如表2)。
表2儿童常用药物剂型、规格与用量
雾化吸入优选ICS—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FPN)
从共识可以看出,ICS被推荐用于儿童哮喘治疗。而本次CCAAP(纸质版)在“绿区”、“黄区”和“红区”均增加的丙酸氟替卡松雾化吸入用混悬液具有多种药理学优势,是适宜儿童优选使用的ICS。
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为期7天的中国临床研究证实9,FP雾化混悬液治疗中国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不差于口服激素。一项系统评价10纳入10项RCT研究,结果显示FP全身安全性优于或等效于布地奈德(BUD)。
丙酸氟替卡松是最新一代ICS分子,具有六大药理学特性,从而使其具备强效、安全性数据良好、经济三大核心优势,是雾化吸入的优选ICS。
今年,《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发布,CCAAP也得到更新,期望儿科、呼吸科等医师不断加深对哮喘的认识,促进CCAAP的实施,提高儿童哮喘的管理水平,达到哮喘的长期控制。
参考文献:
1.申昆玲.以世界哮喘日为契机,推进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36(07):-.
2.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等.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36(7):-.DOI:10./cma.j.cn-0310-.
3.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等.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百问百答”[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36(7):-.DOI:10./cma.j.cn-0310-.
4.AndersonHR,GuptaR,KapetanakisV,etal.Internationalcorrelationsbetweenindicatorsofprevalence,hospitaladmissionsandmortalityforasthmainchildren[J].IntJEpidemiol,,37(3):-.DOI:10./ije/dyn.
5.刘婷婷,齐金蕾,殷菊,等.年至年中国0~19岁人群哮喘死亡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36(6):-.DOI:10./cma.j.cn--.LiuTT,QiJL,YinJ,etal.AnalysisofdeathstatusandchangetrendofasthmaamongChinesepeopleaged0-19yearsfromto[J].ChinJApplClinPediatr,,36(6):-.DOI:10./cma.j.cn--.
6.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43(12):1-.DOI:10./cma.j.cn-0618-
7.申昆玲.控制哮喘,珍爱生命,执行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36(06):-.
8.昆玲,赵京.中国儿童哮喘行动计划的探索[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32():-.
9.张晗,尚云晓,申昆玲,等.雾化吸入丙酸氟替卡松与口服泼尼松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32(9):-.
10.YeoSH.,etal.Efficacyandsafetyofinhaledcorticosteroidsrelativetofluticasonepropionate:asystematicreviewof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sinasthma[J].EXPERTREVIEWOFRESPIRATORYMEDICINE,,11(10):-.
原标题:《哮喘管理中还有“交通信号灯”?》